-
2018年2月4日,据中国央行主办的金融时报报道,针对境内外ICO和虚拟货币交易,将采取系列监管措施,包括取缔相关商业存在,取缔、处置境内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等。
-
1月30日,在宜信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联合主办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颁奖典礼上,宜信创始人、CEO唐宁在颁奖典礼上发表主旨演讲,介绍金融科技的理念与实践,为科技精英带来全新的视角。
-
上周当了一把评委,参加一家银行年度金融创新项目奖的评审,近距离观察了这两年大热的金融科技(Fintech)对商业银行的渗透和影响。这两年,各家银行新产品虽然也不断推陈出新,但跟百度阿里腾讯京东(BATJ)产品模式创新相比,银行的创新很少涉及产品模式的根本变化,即便有也主要是传统产品的流程再造,算是“新瓶装旧酒”。在金融科技一统天下,甚至喊出移山填海口号的当下,这种“温吞”的变化难免让人觉得不过瘾。但一整天的项目集中轰炸下来,还是有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触。
-
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金融科技已经进入了3.0时代——1.0时代是90年代,大银行推进了信息化,当时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成本,整合内部信息,提升银行内部的管理效率。
-
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技术创新焦点之一,就是自从20世纪末以来,人工智能发展热潮推动信息技术革命深化,使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演进到自动化和智能化阶段,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乃至不同经济体的就业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制造新的产品和市场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自动化,替代部分人力工作。这种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力也会因为技术类型、传播速度和国家的政策及制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
金融科技乃利用如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的科技,来解决金融服务业的问题。而在本文中金融科技公司则是被定义为一个小型的、具有科技能力、金融服务业的新进入者,不包括决定迈入金融服务业的大型科技公司,如苹果公司的Apple Pay,或者是加强重视科技的台面上现存的金融机构。
-
据百度金融联合全球最大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日前共同发布的《与AI共进 智胜未来——智能金融联合报告》显示,过去两年中国金融科技创业公司达1753家,不仅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也在多方面重塑金融生态。随着生物识别、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在信贷、资管、理财、保险、征信等多个领域“大显神通”,传统银行与智能金融在垂直细分场景将加速融合、开放与共建。
-
在上述背景下,2018年区块链技术应用与金融高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研讨会融合科技、应用、金融和传媒等多个行业,为区块链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跨界整合的新线索。
-
( 来源:鲸准研究院 )
-
区块链技术是指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区块通过密码学方法相关联起来,每个数据块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数据信息,并且生成数字签名以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并链接到下一个数据块形成一条主链。